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59|回复: 0

[国家政策] 中央政治局研究经济工作 强调保持政策连续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5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3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加强政策协调配合。
  会议强调,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我国经济趋于稳定,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能够较好完成。
  会议强调,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同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各种挑战不能低估。全党全国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充分估计困难和挑战,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
  会议指出,明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提出:
  ——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加强政策协调配合。
  ——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要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加强农田水利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自主创新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扶优汰劣,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生态建设。
  ——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发展海洋经济。要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外贸结构,完善稳定出口政策,积极增加进口,抓住机遇推动企业走出去,支持内陆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
  ——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重要商品市场供需平衡,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规范市场价格和收费秩序。
  ——要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和农村改革,抓好科技、教育、文化、行政审批等领域改革。
  ——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强化社会服务和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临近 减税力度有望加大
  进入12月,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临近。本次会议将是中共中央委员换届后的首次经济工作会议,该会议确定的方针将为随后而至的发改委、央行、财政部工作会议定调,同时明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在此基础上完成。
  多位学者表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可能性很大,但是财政政策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包括实施较大幅度的减税以及保持一定财政赤字水平。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指出,明年预计经济增速仍需要维持在7.5%左右,不能按照7%的目标来定,是因为明年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其中明年可以增加中长期国债发行,同时增值税的17%的基准税率可以下降2-3个百分点,这对中小企业有利,他在12月1日举行的2012北京大学汇丰金融论坛上表示。
  明年宏观政策基调预计不变
  中国在2011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结合,有别于2009、2010年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结合。2013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比较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元春判断,明年经济将延续今年四季度经济反弹的情况。在政府换届效应的作用下,使得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率先超越世界经济复苏疲软的“新常态”。
  但是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十分脆弱等因素,2013年依然是一个充满朝气但却十分复杂的一年,宏观经济依然面临大量的风险。所以,“目前相对宽松、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方向不宜进行过度调整。”
  截至目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经连续3月回升,考虑到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上升,第四季度经济全面回升已经成为定局。目前各大研究机构预计2012年经济增速有望在7.7%-8%之间,明年则进一步回升,大约在8%-9%左右。
  此前十二五规划确定年均增速目标是7%,比十一五下降了0.5个百分点。考虑到十八大提出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番,目前学者测算,实现GDP翻番,则此后几年年均GDP在6.9%即可。而实现人均收入翻番,则需要保持GDP年均7.1%以上的速度。
  也有机构预计,2013年年均经济增速目标可能继续下调0.5个百分点,这样与十二五一致。针对这样的看法,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室副主任汪红驹指出,如果定在7%,可能使得指标完成得太勉强。前几年高些,也可以为后边几年完成留下空间。“所以2013年7.5%的增速目标,有可能更靠谱些。”汪红驹说。
  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未来几年要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条件下,要实现2020年的GDP和收入翻番目标,未来8年实现年均7%的目标,完成起来将非常艰巨。
  减税力度有望加大
  目前货币政策的实施一般有一个简单的公式。比如广义货币M2,与GDP和居民消费价格(CPI)之和相差的数字越大,则表示货币政策越积极。
  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没有统一的公式。一般讲,财政赤字率提高,加大国债基础建设投资,或者加大财政民生支出,都是财政政策积极的表现。
  “因为今年已经在做营业税改增值税,明年继续扩大范围的话,事实上是实施更大范围的结构性减税,这也应该叫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位财政系统的权威专家说。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也认为,明年增值税17%的基准税率可以下调2-3个百分点。原因是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如果继续实施17%的增值税税率,则可能要倒闭。“但是如果中小企业税率下降,则可能会起死回生。”他在近期的2012北京大学汇丰金融论坛上说。
  中国人民大学近期发布的宏观经济报告认为,考虑到明年地方债发行力度要加大,进而缓解地方财政收支上的困境,明年财政赤字率可以适度提高到2%左右。
  2012年和2011年一样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但2012年全国确定的全国的财政赤字8000亿,比2011年减少500亿,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目前各方预计明年经济增速比今年要高,是否仍要维持1.5%以及更高的赤字率,目前仍需要深入研究经济走势来研判。
  不过,2013年货币政策主要指标可能调整不会太大。2012年广义货币政策指标为14%。GDP和物价目标分别是7.5%、4%,之和为11.5%,广义货币M2目标为14%,前者与后者只相差2.5个百分点。一些学者认为,2013年维持此局面的可能性存在,GDP目标仍是7.5%,CPI可能在3%-4%目标。
  此前2009年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指出,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至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争取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2009年GDP和物价目标分别是8%、4%,其和是12%,与广义货币M2增速差距在5个百分点。(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 改革将成最大红利
  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将于12月初召开,届时新一届领导集体将为明年经济工作定调。市场普遍猜测,政府将把明年GDP增长目标定在7.5%左右,宏观政策重在保持其连续性,短期内出台大规模逆周期刺激计划可能性正在减弱。在调结构景下,结构性减税提振内需,“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城镇化和服务业的发展,以及节能环保等将是主要方向。
  明年GDP增长目标不会太高
  由于受制于出口和投资引擎衰弱,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因素加强,我国今年以来GDP增速逐季度回落,经济很难单纯依靠以往大规模刺激计划而步入复苏。外媒猜测中国的GDP增长不可能维持在7.5%~8%,甚至降至4%~5%。从“三驾马车”来看,今年1~10月份出口、资产投资、消费均现嬴弱。如何选择正确的决策并采取恰当的政策?成为政府对新一年经济定调的现实基点。
  “连续七个季度的下滑,不仅仅意味着宏观周期的结束,更可能是一个结构性的转变。”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中国经济与过去30年相比有着较大的转变:一是出口导向型模式显然是难以持续的;第二,中国劳动力成本在持续上升;第三,以投资驱动经济模式也会走到尽头;第四,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也在日益加强。这些因素的变化是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现实背景。
  新一届领导班子如何制定明年GDP目标并勾画出蓝图?从目前数据来看,中国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意外强劲,同比增长了20.5%。同时,先行指标汇丰PMI预览值也逆周期出现13个月来的首次扩张,表明当前经济复苏进一步得到确立。由于经济内生动力不足,政府关注重点在于一方面经济复苏势头能否持续,另一方面,能否给结构性失衡、经济改革预留一定的空间。基于此,明年经济增长目标不会太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在“《财经》年会”上表示,今年我国“稳增长”、“稳物价”两大任务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亟待提高,因此明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目标不宜过高。
  改革将释放制度红利
  纵观历年以来中央工作会议为来年经济的定调(见附表),无外乎是求发展,重改革,落实政策。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改革红利成为十八大实现倍增目标的主要红线。十八大报告中,“改革”一词被提及86次,其中两次提到“全面改革”,5次提到“深化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其中对被称之为难啃的“硬骨头”,包括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户籍制度、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亦作重要描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1月21日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屡次提及改革,李克强指出,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

  改革红利要尽早释放,尤其是体现在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上,它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1月28日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表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并强调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了2011年的51.27%,但这仍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有专家测算,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概能够带来7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需求。由此,城镇化发展将会释放巨大投资和消费需求,这将是未来促进内需的战略着眼点。
  中国城镇化需要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基建等配套体系的支撑。那么城镇化将涉及到很多领域的改革,包括户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领域改革,而这些改革都是30多年来难以推动的深层次矛盾。日前,国务院正在制定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积极尝试,将对推动城镇化进程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业内专家推测征地补偿提高额度可能至少为现行标准的10倍,这意味着利益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理顺集体土地产权关系,让农民享受土地增值收益,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未来两个星期之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召开,可能对长期的结构调整,能够有更多的表述,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促进内需,推动城镇化。”摩根史坦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乔虹表示。
  2013年政策展望
  改革方向确定后需要具体政策的进一步配套。从财政政策上来看,结构性减税是关键,也是最为有效的办法。当前,我国的财政收入虽跃居世界第二,但是国富民穷不仅导致内需不振,而且成为滋长腐败的病根。可以预期的是当前初步尝试的“营改增”将有所扩大。而“营改增”对于服务业最为有利,从而推动以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就业。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刘尚希对《红周刊》表示,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推动“营改增”的扩大。瑞银报告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继续实施小规模预算赤字(约为2%).
  货币政策对结构问题解决的作用有限。同时,随着社会融资的渠道多元化程度提高,货币政策在金融市场 的功能正在弱化。市场预计今年的银行信贷增长有望达到9万亿元,但银行信贷在整个社会融资中的比重由2003年前后的90%以上下降到不足58%。稳定物价的基础并不牢固,货币政策放松容易助推物价上涨及房地产价格上扬。分析人士指出,在2013年3月之前,央行货币政策仍然会站在让信贷增长与货币增长回归到常态这个基点上,货币政策全面量化宽松的概率不会太高。新领导班子上任之后,新央行行长对货币政策运行会有更多主张,而不是随着欧美宽松。瑞银报告称,“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M2增速目标将定为13~14%。
  “改革释放的需求和增长潜力,将是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底部的希望。”申银万国报告中指出,从市场、改革预期和改革推进的进程出发,三大主线尤其值得关注:1、基础设施投资;2、医疗、环保、TMT、非银金融等服务业发展;3、改造传统产业以及技术革新所带来的装备需求的增加。(证券市场红周刊)

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免责声明|联系我们|Archiver|GRWZ.COM

GMT+8, 2024-4-18 15:22 , Processed in 0.0560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