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87|回复: 0

[媒体评论] 无脑打新 时代即将终结 三大影响来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大块吃肉到味同嚼蜡,“无脑打新”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不断走低,新股上市之后破发的时间越来越短,本周就有新股在上市首日盘中破发,且随后几天均在发行价之下“潜水”,申购新股已经进入微利甚至存在亏损风险的阶段。而在此之前,多只科创板新股已经出现破发,其中不乏传统意义上的小盘股、小市值股,新股破发的风险并非大盘股的专利。笔者认为,“无脑打新”就能躺着赚钱的时代即将终结,未来打新也将成为一门技术活,对市场整体格局的影响将逐步展开。

  “无脑打新”岌岌可危,笔者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由炒新带来的“输入型”泡沫减少,对市场分流资金的压力有所降低,更加注重基本面的理性投资因素抬头;忧的则是新股表现趋弱,侧面印证了市场活跃资金的减少,愿意参与“炒新”的力量衰减,不利于市场走高。此前,在2011-2012年,A股在市场化定价发行机制下大面积破发,其中2011年初上市的华锐风电(现名“ST锐电”)上市之后没有一秒钟价格站上发行价,目前正进行“一元面值保卫战”,面临退市风险。这轮破发潮持续到2012年9月,此后一度暂停IPO直到2014年初,而此后牛市才逐渐抬头。

  如果未来出现新股在上市首日就破发,或者基本收平扣除交易成本出现实质性破发,那么将意味着“无脑打新赚钱”的时代已经终结。一旦出现这一现象,将会对A股生态带来剧变,笔者认为三大影响可能来袭。

  影响一:上市不久被大幅炒高的次新股面临回落压力。

  炒新的关键在于“新”字,一“新”遮百丑,无论是财务爆雷还是大小非减持的概率都很低甚至没有,有利于炒家发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股也会慢慢变旧,有利于炒作的因素在不断减弱,而如果比原来炒作过的次新股还要新的新股没有被炒作,那么这些被大幅炒高、出现估值泡沫的次新股就面临巨大的价值回归引力,投机、投资价值降低带来的“双杀”效应,对参与其中的投资者将带来比较大的杀伤力。

  影响二:部分原先为打新配售而持有二级市场股票的资金,可能会出现局部性的松动。

  在目前申购新股按照市值配售抽签、“货到付款”的模式下,持股的投资者可以将打新作为免费彩票看待,也可以选择在二级市场上买入波动较小的股票作为配售市值。未来如果打新的无风险套利消失,这部分为了打新而持股的资金可能会选择短期卖出,特别是在股价走势没有明确向上的情况下。这就容易给市场带来抛压,造成所谓的“撕票效应”。在本周MSCI年内最后一波扩大A股纳入因子完成之后,未来类似增加国际指数体系中A股配置比重的动作,还存在实施时间不确定的因素,一些传统上被认为股息率较高、但股价长线涨幅不小的品种,在外资被动配置买盘暂告一段落,再叠加“撕票效应”的情况下,不排除面临阶段性卖压而补跌的可能。此外,六大战略配售基金也可能因为打新收益降低,而出现折价率扩大、压低价格的可能。

  影响三:A股的定价体系将进一步和国际接轨,尤其是大盘股。

  如果存量的二级市场股票作为打新套利的配售市值功能弱化,甚至消失,那么增加A股溢价的因素将减少一个;此外,只要坚持市场化、注册制的改革方向,那么新股的稀缺性将持续下降,市场资金将会更加集中在流动性和基本面俱佳的大盘股之上,而外资参与程度的加深、以及陆港通、沪伦通等境内外股市互联互通机制,将逐渐打通A股和国际市场的“水位”,炒作难度较高的大盘股将首先实现和国际市场估值的接轨。对于A股相对H股溢价率较高,尤其是在100%以上的大盘股、次新股,都需要注意其中可能的投资风险。

  这三大影响看似偏空成分居多,但笔者认为是“短空长多”,在导致A股出现泡沫的因素减少之后,实质上有利于投资者的长远利益,股指走出慢牛、长牛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在短期回避部分品种杀跌、补跌的风险之余,投资者也可适当关注部分品种的投资机会,比如H股ETF,在未来AH股溢价率整体可望走低的过程中,相对A股存在超额收益的可能,加上目前H股整体估值较低,动态市盈率在10倍以下,本身也具有相当程度的投资价值;而一些价格和H股基本接轨的A股,以及充分调整、估值较低、上市3年左右的远程次新股,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关注价值,笔者重点观察的品种有:三角轮胎、亚泰国际、世名科技、鹭燕医药、南方传媒、富祥股份等。

  对打新的投资者来说,未来需要更多关注新股的估值和基本面,特别是和已上市同行业公司的对比。特别是大盘新股,更需要谨慎应对,以免破发导致“中签如中枪”式的损失。笔者建议,面对估值明显高出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新股,投资者可秉持“三不碰”的原则:大盘不碰,特别是总股本在50亿以上的品种;高价不碰,发行价在50元以上的品种;中签率高不碰,特别是中签率在1%以上且顶格申购必中的新股,即使不破发也油水有限,投资者中签也可考虑审慎使用弃购权“用脚投票”,但在两次放弃缴款之后应当谨慎申购,不要因弃权过多而丧失半年内打新的资格。

  而对于管理层来说,新股破发固然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在目前需要扩大股权融资比例的大背景下,给予新股整体适当的赚钱效应,也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笔者建议增加发行价的利益捆绑机制,除了目前科创板实行的保荐机构跟投制度外,其他市场特别是下一步注册制改革重点的创业板,不妨试行回购保证机制,比如上市半年之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总额的50%内,在二级市场回购股票,直至资金用完或收盘价恢复到发行价上方。如此一来,可让上市公司减少高价圈钱的概率,也有利于新股上市之后表现的稳定。

(文章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免责声明|联系我们|Archiver|GRWZ.COM

GMT+8, 2024-3-29 18:22 , Processed in 0.0596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